//定义一个结构体
struct SubStatus {
int selected;
int noselected;
};
struct SubStatus fun()
{
//报错,返回值不能使用类型名
return struct SubStatus { 0, 0 };
//改法1
struct SubStatus sub = { 0 , 0 };
return sub;
//改法2
return (struct SubtStatus){ 0, 0 };
}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int arr[3][3] = { 1,2,3 ,4,5,6,7,8,9 };
printf("%d ", (arr+1)[1] == arr[2]); //为真
问方法和数组中()的是什么原理?
【以下回答由 GPT 生成】
在C语言中,结构体是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在一个函数中,如果要返回一个结构体,需要使用结构体变量作为返回值,而不能直接使用类型名作为返回值。
例如,在给定的代码中,函数fun()
尝试直接使用struct SubStatus
作为返回值类型,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函数内部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如下所示:
struct SubStatus fun()
{
struct SubStatus sub = { 0 , 0 };
return sub;
}
这里,我们首先在函数内部定义了一个名为sub
的结构体变量,并将其初始化为{0, 0}
。然后,我们使用这个变量来返回结果。
(arr+1)[1]
和arr[2]
相等的原理是什么?在C语言中,数组名表示数组首元素的地址。当我们在代码中使用arr
时,它代表了一个指向arr[0][0]
的指针。因此,表达式(arr+1)[1]
可以视为对arr[1][1]
的引用,而arr[2]
代表了arr[2][0]
的地址。
由于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arr[1][1]
和arr[2][0]
在内存中的位置是相邻的。因此,这两个表达式在逻辑上是相等的,比较它们的结果将返回true
(非零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