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是

在C语言中,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是

大白话描述:
模块化就是把一定功能的程序封装起来,定义好输入输出。使用该模块的地方只需要关心该模块的输入和输出就可以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int sum(int a,int b)
{
return a+b;
}
在这里,就可以把sum当做一个模块,它需要输入两个int参数,它输出的是这两个数的和。
当然,实际应用中,模块不会这么简单,但是跟这个的原理一样。模块实现特定的功能,对模块外的程序来说,就是一个黑盒子。
模块必须能实现一定的功能(可以是一个功能,也可以是一组功能,比如在考试系统中,可以把题库作为一个模块,里面可以包括题库的管理、题库的自动生成等等功能)。模块是某些内部相互关联的、特定功能的组合体。


其它描述: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36d6ed1f787f841bcf48833d.html

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都是一个意思

模块化程序设计是指在进行程序设计时将一个大程序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小程序模块,每个小程序模块完成一个确定的功能,并在这些模块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通过模块的互相协作完成整个功能的程序设计方法。
在设计较复杂的程序时,一般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将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再进行细化,直到分解为较好解决问题为止。模块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程序的编写不是一开始就逐条录入计算机语句和指令,而是首先用主程序、子程序、子过程等框架把软件的主要结构和流程描述出来,并定义和调试好各个框架之间的输入、输出链接关系逐步求精的结果是得到一系列以功能块为单位的算法描述。以功能块为单位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其求解算法的方法称为模块化。模块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程序复杂度,使程序设计、调试和维护等操作简单化。
利用函数,不仅可以实现程序的模块化,使得程序设计更加简单和直观,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易读性和可维护性,而且还可以把程序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计算或操作编写成通用函数,以供随时调用。
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单独的模块后,称为模块化设计。一般说来,模块化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模块独立
模块的独立性原则表现在模块完成独立的功能,与其他模块的联系应该尽可能得简单,各个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模块的规模要适当
模块的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模块的功能太强,可读性就会较差,若模块的功能太弱,就会有很多的接口。读者需要通过较多的程序设计来进行经验的积累。
3.分解模块时要注意层次
在进行多层次任务分解时,要注意对问题进行抽象化。在分解初期,可以只考虑大的模块,在中期,再逐步进行细化,分解成较小的模块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