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置 动态NAT转换怎么做啊大家们 能做完发给我嘛 学号02或者44都行 真的一窍不通 我哭死学不会根本
1.基本的地址配置
2.R1上配置感兴趣流
[R1]dis cu conf acl
[V200R003C00]
#
acl number 2000
rule 5 permit source 172.10.0.0 0.0.0.3 //匹配三台PC
3.在R1配置nat地址组(nat动态地址池)
[R1]dis cu conf nat
[V200R003C00]
#
nat address-group 1 26.28.10.12 26.28.10.22 //以学号2
4.在R1接口配置动态nat,并调用acl、nat地址组
[R1]dis cu int g0/0/01
[V200R003C0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26.28.10.2 255.255.255.0
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5.在R1上配置出口路由(默认路由)
[R1]dis cu | in ip ro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26.28.10.3
6.验证
以PC1为例:
PC>ping 26.28.20.1
Ping 26.28.20.1: 32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From 26.28.20.1: bytes=32 seq=1 ttl=254 time=47 ms
From 26.28.20.1: bytes=32 seq=2 ttl=254 time=46 ms
From 26.28.20.1: bytes=32 seq=3 ttl=254 time=32 ms
From 26.28.20.1: bytes=32 seq=4 ttl=254 time=31 ms
From 26.28.20.1: bytes=32 seq=5 ttl=254 time=47 ms
--- 26.28.20.1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31/40/47 ms
NAT 是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的缩写,意即网络地址转换
这里的 VMnet8 只是一个举例,只要是 NAT 模式即可,不一定只是 VMnet8。
第一步可以跳过,直接第二步,此时物理机会自动选择 IP 地址
我可以尝试为学号02和44提供解决动态NAT转换问题的方案。首先需要确认网络设备是否支持动态NAT功能。如果设备支持,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
Step 1: 创建动态NAT地址池 首先需要在网络设备上创建一个动态NAT地址池,以为内部主机分配公网IP地址。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在设备上创建一个地址池并指定地址范围:
ip nat pool pool-name start-ip end-ip netmask subnet-mask
其中,pool-name指定地址池的名称,start-ip和end-ip指定地址池中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netmask和subnet-mask分别指定IP地址和子网掩码。例如,创建一个地址池名称为pool1,包含地址范围为192.168.1.10到192.168.1.30的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命令如下所示:
ip nat pool pool1 192.168.1.10 192.168.1.30 netmask 255.255.255.0
Step 2: 指定内部网口 接下来,需要将NAT应用到内部网口,以指定将内部主机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指定内部网口:
interface type number
ip nat inside
其中,type和number分别指定网络设备上的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例如,将Ethernet0接口指定为内部网口的命令如下所示:
interface Ethernet0
ip nat inside
Step 3: 指定外部网口 最后,需要将NAT应用到外部网口,以允许内部主机访问外部网络。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指定外部网口:
interface type number
ip nat outside
其中,type和number分别指定网络设备上的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例如,将Serial0接口指定为外部网口的命令如下所示:
interface Serial0
ip nat outside
完成以上步骤后,内部主机就可以通过动态NAT转换获得公网IP地址。
提示:以上步骤仅为参考,实际配置可能因设备类型和版本而有所不同,请根据设备手册进行具体操作。
希望以上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到你,如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