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里有很多注解 可是我看这些注解 都只是定义一些属性而已,怎么就能实现那么
牛逼的功能呢?
通过自定义注解。。
额。。下面给出一个本菜鸟 写的一个 仿制 junit测试单元的一个 灰常简单的test注解
/**
*
*/
package com.guxiang.test;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Documented;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Policy;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Target;
首先自定义一个 myTest注解
/**
* @author guxiang
* @date 2016年12月24日 下午10:22:11
* 自定义的myTest注解
*/
@Documente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METHOD,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public @interface MyTest {
long time() default -1;
}
写一个类 用于被myTest注解 实现测试
package com.guxiang.test;
public class SomeDaoImpl {
public void save(){
System.out.println("保存了数据");
}
public void update(){
System.out.println("更新了数据");
}
}
写一个测试类 这个类 引用myTest注解
package com.guxiang.test;
public class SomeDaoImplTest {
private SomeDaoImpl dao= new SomeDaoImpl();
/**
* 测试添加
*/
@MyTest
public void testAdd(){
dao.save();
}
@MyTest
public void testUpdate(){
dao.update();
}
}
最关键的 一步 写一个 myTestRunner类 使用反射实现注解的功能 给注解注入灵魂
/**
*
*/
package com.guxiang.test;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
* @author guxiang
* @date 2016年12月24日 下午10:26:07
*/
// 反射注解
public class MyTestRu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
Class clazz = SomeDaoImplTest.class;
Method[] ms = clazz.getMethods();
for (Method method : ms) {
boolean hasMyTest = method.isAnnotationPresent(MyTest.class);
if (hasMyTest) {
method.invoke(clazz.newInstance(), null);
}
}
}
}
这个测试类仿制了 junit测试单元
执行MyTestRunner 的main方法 后 会在控制台输出以下
保存了数据
更新了数据
于此就得到了 测试那个被测试类的功能。。
http://elim.iteye.com/blog/1343761
springmvc是通过方法开发的框架啊,通过核心的配置文件springmvc.xml中的扫描注解进行扫描,内部会自动封装来调取的。在类上的注解@controller,扫描方法上的@requestmapping这里面是你自定义的路径,配置前缀配置后缀都可以。由你的请求来调取前端控制器
去了解下 反射,这是java的一个特性
主要是通过反射,获得运行时的类信息。看看反射和虚拟机的类加载机制
通过反射,获得运行时的类信息。看看反射和虚拟机的类加载机制,然后再一下注解相关的书籍~~
不是注解牛逼,打个比方来说注解就是一张银行卡类型,金卡、银卡、普通卡三种卡到银行,银行的处理方式不一样。不是卡厉害,首先银行机制会根据你
携带的卡,来对待你。注解也是一样。springmvc在解析加载的时候,遇到了@Controle,做了一些事情,而遇到@Service就做另一种处理方式。但看注解
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java是两阶段编译:
1、从源代码编译为字节码;
2、jvm解释字节码执行(现在当然都是jit了,否则执行效率太低)
为了不是直接编译为二进制代码,所以为了帮助jvm来解释字节码,所以这类的编程语言都会提供关于源代码的大量信息用于jvm对字节码的分析。
利用这个特点,所以就可以为源代码加Annotation,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标记,在执行的时候,源代码可以利用jvm提供的信息和接口来获取这些信息,这就是反射。
取得这些信息以后就可以实现很多自动化,最多的就是orm,其实就是获得类中某个属性的名字、类型,然后翻译成数据库中的列名和对应的数据类型
然后拼成sql字符串,完成自动化的数据库操作。或者反过来,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将数据库中的字段翻译成java对象中的属性,这就完成了一个数据库类
和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一一对应,你对对象的操作就字段转换为对数据库的操作,get一个对象其实就是自动读数据库并完成转换。
想理解这个,你要先学ado,ado搞清楚了,自己写一个orm也没什么难的
可以去看看java的反射和注解相关的文章,这是我写的几篇博客,或许可以帮助到你
http://blog.csdn.net/bingjianIT/article/category/627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