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大数据架构,除了折分业务为微服务dubbo,数据库使用分布式数据库之后,其他的就是使用分布式的框架了,比如分布式缓存等等。
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
这个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现在持有“架构已死”观念的人很多。在这里,就简单地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打个比喻,以前建房子主要使用水泥、沙子、钢筋,建筑师需要画图纸详细说明每一处的细节。但后来工艺改进了,出现了很多的预制件,对于小型的建筑,有经验的工人或许真的不需要图纸就能使用这些预制件搭建一个简单的房子。但是,对于大型的建筑,即使使用预制件,如果没有图纸的设计指导,也是很难搭建一个受力平衡功能合理的建筑。使用预制件与以前直接使用水泥沙子相比,无非是这两个差别:1)部分细节直接由预制件决定了,所以不需要在设计期间考虑这些细节;2)由于预制件的部分特性已经确定,在架构时必须考虑预制件的特性。
如上的比喻,对于当前已经存在大量开源组件的大数据生态来说,道理是一样的。你的系统规模、业务特性、你的数据特性等等,都决定了你应该做何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