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tpg之后的仿真疑问

本人才学习dft没多久,有个疑问,在做完dft及atpg之后,产生的向量要去eda工具跑仿真。那么此次仿真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呢?
atpg的向量不是为了在ate机台上测试流片后的物理缺陷吗?那么atpg之后都没有流片,又何来物理缺陷呢,那么跑这次仿真出现的mismatch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引用 皆我百晓生 小程序回复内容作答:
在进行DFT(Design for Testability)和ATPG(Automatic Test Pattern Generation)之后,进行仿真的目的是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测试性。虽然ATPG生成的测试向量最初是为了在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机台上测试流片后的物理缺陷,但在实际流片之前,通过仿真可以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逻辑错误、功能缺陷或测试覆盖不足的问题。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设计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包括正常操作、异常情况和边界条件。这有助于发现设计中的逻辑错误,例如电路的功能错误、时序问题、冲突和不一致等。此外,仿真还可以评估测试向量的覆盖率,以确保测试向量能够有效地检测到设计中的故障。

虽然在仿真中无法检测到物理缺陷,但通过仿真可以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问题,从而减少在实际流片中的错误和调试时间。因此,跑这次仿真并发现mismatch是为了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可测试性,以便在实际流片之前进行必要的修复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