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lammps模拟气泡
pair_style用granular
不同的相用颗粒密度区分
示意图如下
气泡和水之间想加边界条件,在气泡运动、变形过程中,两相的颗粒不会互相渗透
有点儿像lammps中的fix wall/reflect,但是fix wall/reflect的wall是固定位置的平面,但是我的气泡会变形,一旦变形壁面就不是原来的平面了
我还尝试了fix wall/gran,但是也不能避免渗透,水中的颗粒会往中间跑,如下图(黄色的水颗粒跑到了中间代表气泡的白色颗粒之间):
请问lammps中有这种气液两相边界条件吗?如果没有,我应该改哪个源文件呢?
在 LAMMPS 中,要实现气液两相之间的边界条件,可以使用 fix wall/region 命令。这个命令可以定义一个区域,该区域内的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会被限制在区域内部,并且可以对区域内的粒子施加力或速度等操作。
对于你的问题,可以将气泡的形态定义为一个区域,并使用 fix wall/region 命令将气泡内的颗粒限制在区域内部,同时将气泡的形态作为一个变量在模拟过程中动态修改。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定义一个气泡区域,该区域内的粒子在模拟过程中不会穿过区域边界。可以使用 LAMMPS 中的 region 命令定义一个球形区域,例如:
Copy
region bubble sphere x y z xc yc zc radius units box
其中,xc、yc、zc是气泡的中心坐标,radius是气泡半径,units是区域坐标的单位,box是边界框。
使用 fix wall/region 命令将气泡内的颗粒限制在区域内部。例如:
Copy
fix bubble wall/region bubble gran model hooke/spring c_spring 1e6
该命令将气泡区域定义为一个弹性墙,c_spring参数表示弹性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模拟过程中,可以通过修改气泡区域的形态,实现气泡的变形。例如,可以在每个时间步长中,重新定义气泡区域的形态,然后使用 fix wall/region 命令更新气泡内的颗粒位置。这可以通过编写自定义的 fix 命令实现,或者修改 LAMMPS 的源代码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fix wall/region 命令时,要确保气泡区域与水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以避免粒子渗透的情况发生。另外,关于使用 fix wall/gran 命令,但是出现颗粒渗透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该命令只能限制颗粒在墙面的法向方向上的运动,而无法限制其在墙面的切向方向上的运动。因此,在气泡的变形过程中,墙面的法向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颗粒在切向方向上发生渗透。因此,使用 fix wall/region 命令可能更适合你的情况。
boundary p p p
#进行npt系综下驰豫
……
#z方向改为s
change_box all boundary p p s
#进行拉伸
……
在LAMMPS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粒子密度、粒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和边界条件等,来模拟气液两相的系统
引用chatgpt部分指引作答:
在 LAMMPS 中,您可以使用 fix wall/gran/region 命令来定义区域内的颗粒与区域外的颗粒之间的边界条件。与 fix wall/gran 类似,fix wall/gran/region 可以定义由颗粒组成的圆柱体、球体和盒形等几何体作为边界区域。不同之处在于 fix wall/gran/region 可以根据边界区域的几何形状定义不同的法向和切向的壁面特性,通常情况下可以使边界区域不可渗透,即固定颗粒的位置。
在您这个案例中,可以使用 fix wall/gran/region 来定义气泡和周围的液体边界的不同特性。更具体地说,可以将气泡和周围的液体分别作为两个颗粒群组,并为两者之间的边界区域定义一个法向不可渗透的壁面,以避免气泡和液体之间的颗粒互相渗透。如果需要,也可以定义该区域的切向特性,使其适合您的模拟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现这个模拟过程时,需要将粒子模型的参数、力场和边界条件等参数与您的实际情况进行匹配。建议您仔细阅读 LAMMPS 手册中关于上述命令的具体用法,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