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结构的yolov5转onnx,转换成功,但是用detect.py --weights best.onnx验证的时候出现下面报错:
IndexError: The shape of the mask [3, 40, 2] at index 2 does not match the shape of the indexed tensor [3, 40, 6] at index 2
是输出张量不匹配,请问要怎么修改呢?看哪一个文件修改?
输入输出张量图像检查过了吗,可以去看看输出节点的定义--在模型的ONNX文件里
这个问题是由于模型输出的张量的形状(shape)与推理过程中的处理方式不匹配导致的。推理过程中的处理方式要求输出张量中的值必须为385或36,而您的模型输出张量的形状为[3, 40, 6]或[3, 40, 2],其中2或6是对两个坐标的预测,而在模型输出的张量中,每个预测都应该包含5+num_classes个值(5个常数+类别数目个置信度分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改:
首先,您需要先检查生成ONNX模型的代码,看看生成模型的时候是否正确地给每个输出层定义了名称,并验证每个输出层的维度信息是否正确。
然后,使用ONNX模型检查器(如Netron)来检查您的模型的输出形状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需要进一步检查生成ONNX模型的代码,尤其需要重点关注输出张量的形状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模型输出的张量形状与期望值不一致,需要相应地进行修改。
最后,您需要检查使用ONNX模型执行推理时的代码,确保您为每个输出层指定了正确的名称,并正确地处理每个输出张量。您需要检查输出张量形状信息是否与您在ONNX模型检查器中预期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需要相应地调整代码。
综上所述,在优化和修改模型输出张量的形状之前,最好先检查生成ONNX模型的代码,确保每个输出层都有正确的名称和形状。因为模型输出的形状可能会因模型结构、输入形状等多个因素而发生变化。只有在对生成ONNX模型的代码进行仔细检查和确认后,才能及时解决模型输出张量与推理过程中的处理方式不匹配的问题。
根据您提供的错误信息,似乎是输出张量的维度不匹配导致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您需要修改detect.py文件中的相关代码,以确保输出张量的形状与模型的期望形状相匹配。
具体来说,您可以尝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改:
打开detect.py文件,找到与输出张量相关的部分。通常,在使用ONNX模型进行推理时,会涉及到对输出张量的处理和解析。
确定输出张量的名称或索引。根据报错信息中的索引2,您需要查找代码中与该索引相关的部分。
检查输出张量的形状。通过输出张量的形状信息,您可以确定预期的形状和实际形状是否匹配。
根据模型的期望形状修改输出张量的处理方式。您可能需要调整相关代码,以确保输出张量的形状与模型的期望形状相匹配。
请注意,具体的修改方式取决于您使用的代码库和detect.py文件的实现细节。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detect.py文件的代码片段或上下文信息
根据你提供的错误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在使用 ONNX 模型进行推理时出现的错误。具体来说,错误信息表明在第2个索引位置上,尝试将一个形状为 [3, 40, 2] 的掩码应用于一个形状为 [3, 40, 6] 的张量上,导致形状不匹配。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找到产生错误的代码,并确认哪个文件需要进行修改。一般来说,可能需要修改以下几个文件:
detect.py:这是用于运行检测模型的脚本文件,你可以检查该文件中与 ONNX 模型相关的代码,例如载入模型、进行推理等代码,以确保代码正确。
yolov5/models/yolo.py:这是 YOLOv5 的模型定义文件,你可以检查该文件中与模型结构相关的代码,例如层定义、张量形状等,以确保模型正确。
utils/activations.py:这是定义激活函数的文件,你可以检查该文件中与激活函数相关的代码,例如 Sigmoid、ReLU 等,以确保激活函数的输出形状与模型结构匹配。
在检查代码时,你需要仔细阅读错误信息,尤其是错误信息中提到的索引位置和形状大小,以确定哪个张量形状不匹配。然后,你可以根据错误信息来修改代码,以确保张量形状匹配。具体的修改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例如更改层定义、调整张量形状、更改激活函数等,具体取决于你的模型结构和代码实现。
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仔细检查代码和错误信息,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如果你不确定如何修改代码,可以参考 YOLOv5 的官方文档或在线社区,或者寻求更专业的帮助。
可以试试
class Detect(nn.Module):
stride = None # strides computed during build
# export = False # onnx export
def __init__(self, nc=80, anchors=(), ch=()): # detection layer
super(Detect, self).__init__()
self.nc = nc # number of classes
self.no = nc + 5 # number of outputs per anchor
self.nl = len(anchors) # number of detection layers
self.na = len(anchors[0]) // 2 # number of anchors
self.grid = [torch.zeros(1)] * self.nl # init grid
a = torch.tensor(anchors).float().view(self.nl, -1, 2)
self.register_buffer('anchors', a) # shape(nl,na,2)
self.register_buffer('anchor_grid', a.clone().view(self.nl, 1, -1, 1, 1, 2)) # shape(nl,1,na,1,1,2)
self.m = nn.ModuleList(nn.Conv2d(x, self.no * self.na, 1) for x in ch) # output conv
def forward(self, x):
# x = x.copy() # for profiling
z = [] # inference output
# self.training |= self.export
for i in range(self.nl):
x[i] = self.m[i](x[i]) # conv
#修改1
bs, _, ny, nx = map(int, x[i].shape) # x(bs,255,20,20) to x(bs,3,20,20,85)
#修改2
x[i] = x[i].view(-1, self.na, self.no, ny, nx).permute(0, 1, 3, 4, 2).contiguous()
if not self.training: # inference
self.grid[i] = self._make_grid(nx, ny).to(x[i].device)
y = x[i].sigmoid()
#修改3
xy = (y[..., 0:2] * 2. - 0.5 + self.grid[i]) * self.stride[i] # xy
wh = (y[..., 2:4] * 2) ** 2 * self.anchor_grid[i].view(1, self.na, 1, 1, 2) # wh
y = torch.cat((xy, wh, y[..., 4:]), -1)
#修改4
z.append(y.view(-1, int(y.size(1) * y.size(2) * y.size(3)), self.no))
return x if self.training else torch.cat(z, 1)
这个错误提示表明输出的张量维度不匹配。要修复这个问题,需要在转换模型时修改输出张量的维度,以便与正在使用的代码相匹配,可以检查代码中要求输出张量的维度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