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来,详细解释一下,TCP三次握手的详细过程。要逐条解释TCP三次握手
这不就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吗,到底哪里不懂
还是单纯的教科书丢了,需要我copy给你一段
TCP三次握手是建立TCP连接的基本过程,主要涉及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换三个包的过程。以下是TCP三次握手的详细步骤:
```python # 示例代码 from scapy.all import IP, TCP, send
# 构造SYN包 src_ip = '10.0.0.1' dst_ip = '10.0.0.2' src_port = 1234 dst_port = 80 seq_num = 123456 syn_packet = IP(src=src_ip, dst=dst_ip)/TCP(sport=src_port, dport=dst_port, flags='S', seq=seq_num)
# 发送SYN包 send(syn_packet) ```
```python # 示例代码 from scapy.all import IP, TCP, send
# 构造ACK和SYN包 src_ip = '10.0.0.2'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80 dst_port = 1234 seq_num = 987654 ack_num = seq_num + 1 ack_packet = IP(src=src_ip, dst=dst_ip)/TCP(sport=src_port, dport=dst_port, flags='A', seq=seq_num, ack=ack_num) syn_packet = IP(src=src_ip, dst=dst_ip)/TCP(sport=src_port, dport=dst_port, flags='S', seq=ack_num, ack=seq_num+1)
# 发送ACK和SYN包 send(ack_packet/syn_packet) ```
```python # 示例代码 from scapy.all import IP, TCP, send
# 构造ACK包 src_ip = '10.0.0.1' dst_ip = '10.0.0.2' src_port = 1234 dst_port = 80 seq_num = 123456 ack_num = 987655 ack_packet = IP(src=src_ip, dst=dst_ip)/TCP(sport=src_port, dport=dst_port, flags='A', seq=seq_num+1, ack=ack_num+1)
# 发送ACK包 send(ack_packet) ```
到此,TCP三次握手过程完成,客户端和服务器已经建立了TCP连接。如果在连接的过程中出现超时、丢包等情况,TCP协议会进行重传等处理,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TCP连接需要三次握手,两次不可以吗?四次呢?-https://zhuanlan.zhihu.com/p/28462977
[2] TCP三次握手 - https://blog.csdn.net/gylhaut/article/details/78067150
[3]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图解 - https://www.cnblogs.com/XieJiandan/p/8972126.html
TCP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所谓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是指建立一个 TCP 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送3个报文。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连接服务器指定端口,建立 TCP 连接,并同步连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交换 TCP 窗口大小信息。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将TCP报文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序号值seq=J,保存在TCP首部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字段里,指明客户端打算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端,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端确认。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端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服务器端将TCP报文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序号值seq=K,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客户端以确认连接请求,服务器端进入SYN_RCVD状态。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收到确认后,检查ack是否为J+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将标志位ACK置为1,ack=K+1,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检查ack是否为K+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随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注意:我上面写的ack和ACK,不是同一个概念:
小写的ack代表的是头部的确认号Acknowledge number, 缩写ack,是对上一个包的序号进行确认的号,ack=seq+1。
大写的ACK,则是我们上面说的TCP首部的标志位,用于标志的TCP包是否对上一个包进行了确认操作,如果确认了,则把ACK标志位设置成1。
这个我在博客中也总结过,包括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附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63832692/article/details/130573873
TCP三次握手是指建立TCP连接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相互发送三个确认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标志位SYN=1,表示请求建立连接,将初始序列号seq=X发送给服务器。
2.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回应一个确认报文段,标志位SYN=1,ACK=1,序列号seq=Y,确认号ack=X+1。
3.客户端再次向服务器发送确认报文段,标志位ACK=1,序列号seq=X+1,确认号ack=Y+1。
在上述三次握手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均确认了对方的收发能力。其中,第一次握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第二次握手是服务器回应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第三次握手是客户端再次确认服务器的回应。只有三次握手建立成功,才算真正的建立TCP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