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道JAVA面试题如题目所写,网上答案是这么写的,
反对使用 stop(),是因为它不安全。它会解除由线程获取的所有锁定,而且如果对象处于一 种不连贯状态,那么其他线程能在那种状态下检查和修改它们。结果很难检查出真正的问题 所在。suspend()方法容易发生死锁。调用 suspend()的时候,目标线程会停下来,但却仍 然持有在这之前获得的锁定。此时,其他任何线程都不能访问锁定的资源,除非被"挂起"的 线程恢复运行。对任何线程来说,如果它们想恢复目标线程,同时又试图使用任何一个锁定 的资源,就会造成死锁。所以不应该使用 suspend(),而应在自己的 Thread 类中置入一个 标志,指出线程应该活动还是挂起。若标志指出线程应该挂起,便用 wait()命其进入等待状 态。若标志指出线程应当恢复,则用一个 notify()重新启动线程。
上面那句“对任何线程来说,如果它们想恢复目标线程,同时又试图使用任何一个锁定 的资源,就会造成死锁。”是什么意思,能解释清楚吗?那个suspend的线程恢复运行了不就可以继续运行了吗,怎么会死锁呢
因为线程suspend了,而它如果锁定了资源,需要先恢复执行才能释放,如果你的主程序需要等待这个资源释放,然后才resume,那么就会死锁。
suspend被弃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会造成死锁。suspend方法和stop方法不一样,它不会破换对象和强制释放锁,相反它会一直保持对锁的占有,一直到其他的线程调用resume方法,它才能继续向下执行。
假如有A,B两个线程,A线程在获得某个锁之后被suspend阻塞,这时A不能继续执行,线程B在或者相同的锁之后才能调用resume方法将A唤醒,但是此时的锁被A占有,B不能继续执行,也就不能及时的唤醒A,此时A,B两个线程都不能继续向下执行而形成了死锁。这就是suspend被弃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