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I/O 中 读取/写入时,使用 int型 的问题

.
为什么读取/写入单个字节/字符,返回值/输入值都是 int型,为什么不用 byte/char,如下方法:
.
InputStream:

 abstract  int read() 
          从输入流中读取数据的下一个字节。 
从输入流中读取数据的下一个字节。返回 0 到 255 范围内的 int 字节值。如果因为已经到达流末尾而没有可用的字节,则返回值 -1。

.
OutputStream:

abstract  void write(int b) 
      将指定的字节写入此输出流。 

将指定的字节写入此输出流。write 的常规协定是:向输出流写入一个字节。要写入的字节是参数 b 的八个低位。b 的 24 个高位将被忽略。 

.
Reader:

int read() 
      读取单个字符。 
返回:
作为整数读取的字符,范围在 0 到 65535 之间 (0x00-0xffff),如果已到达流的末尾,则返回 -1 

.
Writer:

void write(int c) 
      写入单个字符。 
写入单个字符。要写入的字符包含在给定整数值的 16 个低位中,16 高位被忽略。 
参数:
c - 指定要写入字符的 int。 

.


.
而多个字节/字符的读取/写入,都是用的byte/char数组,如下方法:
.
Inputstream:

 int read(byte[] b) 
      从输入流中读取一定数量的字节,并将其存储在缓冲区数组 b 中。

 int read(byte[] b, int off, int len) 
      将输入流中最多 len 个数据字节读入 byte 数组。 

.
OutputStream:

 void write(byte[] b) 
      将 b.length 个字节从指定的 byte 数组写入此输出流。 

 void write(byte[] b, int off, int len) 
      将指定 byte 数组中从偏移量 off 开始的 len 个字节写入此输出流。 

.
Reader:

int read(char[] cbuf) 
      将字符读入数组。 

abstract  int read(char[] cbuf, int off, int len) 
      将字符读入数组的某一部分。 

.
Writer:

void write(char[] cbuf) 
      写入字符数组。 

abstract  void write(char[] cbuf, int off, int len) 
      写入字符数组的某一部分。 

.
最后推广一下正版问答地址:http://stackoverflow.com/
.

针对一个来说吧..
jvm默认处理数字是int的

比如

byte a =1
byte b = 2 ;

byte c = 1+2 ;

其实java处理的时候..是把 1,2向上转型成为int..然后加后转回为byte..

因为早期都是32位的机器..一次处理数据的最小单元是32位也就是一个int..

楼上说的对,既然是单字符的读取,那么返回值/输入值都是 int型这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再加个方法返回值/输入值都是char 或者byte是没有意义的,因为int read() 这个方法就已经可以替代掉char byte这两种类型的读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