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数据结构二叉树的内容

线索二叉树怎么充分利用了剩余结点呢?把剩余结点记录前驱后继,有什么效果呢?
课本上说,把树形逻辑变为线性逻辑,这一点如何体现的呢?

图片说明
看这个图,比如说先序遍历
传统的,每个节点存储左右孩子(蓝色线)
1->2->3没问题,3回不到2了。怎么办,需要在访问2的时候,把2放入堆栈。访问完3,左右都没有孩子了,此路走完,再到堆栈里面找2,才能到4。
类似的,4到1也不能直接连上。6到5也不能连上。
怎么办?
增加一个"线索",红色的箭头,在3的节点上指向2,4指向1,6指向5。
这样,不需要堆栈就可以遍历了。
图片说明
没有线索,遍历需要4个序列。
现在用红色绳子把这4列串成一条线,这就是线索。
什么地方需要添加“线索”?没有左右孩子的节点,所以为了节约存储,可以把线索和孩子的节点放在同样的存储单元,用一个flag区分,是孩子还是线索。